1964年,15岁的她第一次接触篮球时,不可能想到自己会与体育结下如此亲密而长久的情缘,正如十年后,她在担任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时听说过美国篮球,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儿子会以状元秀的身份踏上大洋彼岸的土地。
作为亲历者,方凤娣见证了一代又一代运动员的成长,见证了中国体育新时代的崛起,生活的快速变化令她感触颇深。同为篮球运动员的丈夫姚志远坦言:“现在一切都比以前好,只是好一点点而已。”
在电线杆下休息一下真好
初三之前,方凤娣的生活几乎与体育没有任何交集。
直到有一天,这位身材苗条的女孩被上海市静安区体育运动学校的教练跟踪到学校,开始打篮球。毕业后,方凤娣进入了上海少年队,并于1970年调入国家队。同年,19岁的姚志远加入了上海男篮。
上海的风雨无阻的游乐场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风雨操场”是室外泥土场地,不挡风雨黄梅篮球比赛,摔倒后,沙子渗进伤口,伤口反反复复结痂,却始终无法愈合。夏天,方凤娣训练归来,原本白皙的皮肤被太阳晒了一整天,父母心疼得摇头。天气实在不好的时候,大家就到办公楼里跑楼梯、做仰卧起坐、跳绳。“反正教练总有办法。”
姚志远还记得,训练间隙,没有地方可以遮阳,大家就排成一排,躲在电线杆阴影里。“下午三点钟,只能进去七八个人,四五点钟,全队都可以进去了。”
后来,终于在风雨操场上建起了体育场,球员们自己打蜡保养,每次训练前都细心拖地。但人太多,粥太少,各队只能轮流在室内和室外训练。
那时条件很简陋,上海队每年都配发两套衣服、两双回力鞋。“如果是雨季,两套衣服能干什么?”方凤娣摇头说道。再加上打篮球需要大量快速的跑动和急停,后跟和前掌的海绵很快就会被碾压,导致脚部疼痛。鞋子的鞋面经常被汗水浸湿、磨破。修补是常态,体工队的老皮匠、裁缝对各项目组的运动员都非常熟悉。
从悲惨的失败看世界
即便如此,相比前辈们,方凤娣和姚志远还是来的正是时候,20世纪70年代,中国体坛逐渐脱离封闭,对外交流和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多。
其中大部分都是友谊赛,中国队通过比赛慢慢艰难地摸索着世界篮球的水平。
方凤娣印象最深的是1976年,当时她已经是国家队队长。为备战亚篮联恢复席位后的首届亚锦赛,女篮6月份出访日本,与前一年获得世锦赛亚军的原班人马交手,6场真刀真枪,6场落败,平均每场输27分。
“世界篮球技战术的进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双人防守、区域紧逼,让中国队很多球根本进不了前场,球员们被这种从未见过的打法惊呆了。
回京后,方凤娣甚至羞于进体委餐厅,“抬不起头”。大家也都忍住怒火,开始“拼命练”。
四个月后,香港亚锦赛,国乒姑娘们成功翻盘,击败日本队。但方凤娣还是喜忧参半,因为对方多名老将赛前就退赛,胜利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至于其他队伍的考察,她们只能靠“临阵磨枪”,比如面对强敌韩国队时,只能到场边观战对方比赛。在这些“互不相识”的比赛一场接一场打完后,中国姑娘们将金牌挂在胸前,首次登上亚洲之巅。
痛苦与荣耀
姚志远和方凤娣在队期间,其实过得挺“惨”。
在那个选人主要靠教练眼光的年代,方凤娣一见倾心,“纯粹是因为身高”,“我刻苦训练,但身体素质很差,跑不动,跳不动,耐力也不好,打篮球真的很累。”
加之训练康复体系不科学、不完善,使得运动员的处境更加艰难。
当时主力阵容轮换不多,从头到尾都是5个人打。方凤娣的队友中,只有少数几个坚持到了30多岁。她自己也曾受过伤。1976年去日本打热身赛时,方凤娣和队友配合失误,队友坐在她的膝关节上“咔哒”作响,她一夜没睡。
几乎没有任何康复措施,打石膏、针灸、按摩是当时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方凤娣“自己想办法”,坚持打完亚锦赛。直到2009年去医院做关节镜检查,才发现33年前的旧伤是半月板撕裂。
姚志远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训练了大概四年,我的一个膝盖就骨折了,两年后,另一个膝盖也骨折了。”
“对于普通的伤害,连拍X光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做手术了,”他回忆道。“如果你受伤或骨折,那几乎就像退休一样。”
她们一直坚持到1979年,才带着满身的伤病相继告别球场。四年后,女篮站上了世锦赛的领奖台,次年又夺得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铜牌。这些荣誉,方凤娣都深有体会黄梅篮球比赛,看篮球比赛时心里总有种特别的感觉。
“篮球是我家族传统的一部分”
退役后黄梅篮球比赛,姚志远还会打篮球,没有了成绩的压力,他觉得“挺开心的”。更让他开心的是,1980年秋天,姚明出生了。
当时,姚志远代表上海工人队参加九城篮球赛。那天正好是决赛,球队的车就在医院外面等候。比赛是7点半开始,儿子7点出生。姚志远这才急忙跳上车,冲向球场,一举夺得冠军。
他4岁就拥有了第一个篮球,14岁加入上海少年队,16岁穿上父亲的号码。姚明曾说:“篮球是我家的遗产。”
虽然这笔继承并不是姚志远夫妇的本意。
他们深知运动员的艰辛,不愿让姚明重蹈覆辙。他们更希望儿子能做个好人,而不是打篮球。“打不好篮球没关系,打好篮球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
姚明在NBA时,方凤娣总被记者问及当时的感受。她说:“没觉得什么,打球要努力,我们都经历过。”但后来,看到儿子接手俱乐部、做慈善等诸多事情,甚至去上海交大读书,“心里真的释然了。”
篮球是姚家永恒的话题,以前夫妻俩说话比较多,讨论技战术,给儿子讲经验教训,现在听的多,说的少,“感觉有点脱节了”。
姚明在不断学习,时代也在突飞猛进。“现在从运动器材、场地到医疗保障、后勤保障、教练团队,一切都很齐全”,方凤娣深有体会。
“以前球队最多就两个教练,一个领队,现在看比赛,怎么下面坐着的人比打球的人还多十几个呢?”姚志远笑着说。
一切都在改变,但有些感觉却始终如一。
每当电视里转播篮球比赛的时候,老两口都会看。说起一场场精彩的比赛,方凤娣还是会激动地抱住胳膊,“说起来就起鸡皮疙瘩。”
艰难岁月早已成为过去,在跌宕起伏的篮球之路上,他们身后涌现出了更多的追梦人。
偶尔,夫妻俩还会去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活动现场,教孩子们打篮球。中国篮球的火焰,中国运动员对祖国的赤胆忠心,对梦想的执着,从姚志远夫妇到姚明再到万千年轻人,都将继续传承下去。